第809章 这画面,绝了!_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笔趣阁 >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 第809章 这画面,绝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09章 这画面,绝了!

  第809章这画面,绝了!

  潜水服中的温水在迅速降温,没一会儿就变凉了许多。

  不过李逸已经适应了温度,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

  推动摄像机,他匀速下潜着。

  好的拍摄角度,是要拍到游动的鱼群和水面上的渔船,所以他需要下潜到鱼群下方才行。

  但摄像机镜头拍摄的景深范围需要一定的距离,所以他得下潜到最佳拍摄距离才行。

  于是,他一边下潜,一边回头观察着视角,同时心中默数着。

  到了一分钟后,他就回手拉了下安全绳。

  很快,安全绳被向上拉了下,那是刘艺菲的回应。

  感受到这个回应,李逸心中安定,回头继续下潜。

  终于,经过了将近十分钟的下潜,李逸成功潜入到了水下大概五十米处。

  到了这里,拍摄景深终于够了。

  李逸踩着脚蹼,抬头看向了上方。

  两个渔工也跟着他下潜了下来,见他停下,就也翻转身子,踩着脚蹼,悬浮在他身后了。

  水下五十米的水压已经很大了,可以明显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但李逸感觉还好,而两个渔工虽然常年下水,看上去却稍微有些吃力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下潜到水下三十米,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也是一般休闲潜水所处的区域之内。

  水下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变大,人体呼吸气体的密度也就变大了。

  自然空气中79%都是氮气,如果是用压缩空气进行水肺潜水,那么单位体积内氧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就会增加。

  人体内氮分子吸收过多,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排出氮分子。

  这个时候,如果上浮的速度过快,积累起来的氮气就会因为没办法及时排出而进行膨胀,对人体造成损害,也就是所谓的减压病了。

  所以如果用压缩空气进行潜水,最大的潜水深度也就在60米了。

  这是国家标准限定的范围,如果超过,就会大大增加减压病的风险。

  一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到了40米左右,身体就会因为氮气溶解太多而出现氮醉的症状了。

  不过摄制组为了这次拍摄,准备的气瓶里都是专业的氦氧混合气体。

  所谓氦氧混合气体就是用氦气代替氮气,混合氧气而成的混合气体。

  因为氦气的分子较小,能够更好的穿过人体组织,所以可以明显降低潜水员得减压病的风险。

  而且它还能减少空气密度,让潜水员能够更加轻松的在水下活动。

  但即便有着混合气体加持,在潜入到五十米深的海底后,也会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水下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

  到了五十米深的水下,受到的压力就已经有5个大气压了。

  普通人到了这个深度,在呼吸的时候,就已经有吃力感了。

  更深的水域,都是专业级别的潜水员高手较量的空间。

  控制着身体停留在这个深度后,李逸就缓缓将摄像机抬了起来。

  开始拍摄前,他先用手捏着鼻子里的鼻塞,用力擤了下。

  这是为了对抗耳道内的气压差,防止耳膜疼痛。

  人体耳道内,中耳的区域是被耳膜隔开的,形成了一个空腔。

  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气压增加,中耳内的空气就会被压缩,外部水的压力就会将耳膜向内推,让耳朵受到挤压,产生疼痛感。

  这和坐飞机时耳朵疼是一个原理。

  用擤鼻子的方式可以平衡内外耳的压力,尤其是水肺潜水,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飞机上也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耳痛。

  刚刚在一路下潜的时候,李逸就在不停的做这个动作。

  所以到现在,他都还没有感觉到耳朵疼痛。

  最后做了一次这个动作后,李逸就架起了摄像机,对准了上方在灯光下游弋的鱼群,开始了拍摄。

  聚集在一起的鱼群像是一头头不断变换形状的怪兽,追随着灯光的轨迹,不停的聚拢,分散。

  在灯光的外沿,一艘小船挂着拖网,绕着鱼群的边沿,用拖网把鱼群包围了起来。

  船桨发动机荡开的水波漾起大片水花,鱼群惊慌闪避,却依旧贪恋着灯光,不舍离去。

  随着渔船发动机的轰鸣,绞盘转动,收缩拖网,涌动的鱼群在拖网的逼迫下,逐渐聚拢在了一起。

  这一切都被李逸收入了镜头中。

  他围绕着鱼群和拖网游动着,从各个角度拍摄着捕捞的场景。

  拍完远景后,他开始上浮,向着渔网靠近,将镜头对准了渔网内左冲右突的鱼群。

  在摄影机水下灯光的照射下,鱼群中每一条鱼的鳞片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它们和菜市场中那些躺在冰面上黯然失色的死鱼完全不是同一种生物,游弋中的它们浑身都散发着鲜活的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

  但可惜它们无法理解渔网是什么,又无法逃离光明的诱惑,只能徒劳的逃窜着,最终被拖网包裹了起来,向着海面拖拽而去。

  眼看着鱼群被捞起,李逸又拍摄了一圈周遭运气好逃出升天的“散兵游勇”。

  但这些家伙躲过一劫却还是不长记性,依然聚集在灯光下,左右飞遁,却还是舍不得离开灯光的范围。

  跟着,渔船上就有抛网落了下来,将它们再一次包在其中,一网打尽。

  至此,周遭海中已经没剩下几条鱼了,只有些慢吞吞的墨鱼、水母和浮游生物随着水波晃着。

  见状,李逸回头冲两个渔工兄弟比了个上浮的手势,就踩着脚蹼,向上缓缓浮去。

  一边上浮,他一边做着咽口水的动作。

  上浮的过程中,中耳内的气压也会随着水压变化,需要及时平衡气压,不然也会憋得疼。

  经过十多分钟的上浮,李逸终于浮出了水面,一阵喧嚣再次清晰传来。

  听着发动机的轰鸣和刘艺菲欣喜的呼喊声,他有种濒死复生,返回现实的感觉。

  摘下咬嘴,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冲刘艺菲挥了挥手。

  船上有绳子扔了下来,李逸接住绳子,把摄像机捆了个结实。

  看着摄像师们把摄像机拉上去后,才游泳到船舷边,抓着船边焊着的钢筋扶梯,爬了上去。

  刚一上船,曾顺就和林红旗一起上前,帮他把潜水服扒了下来。

  跟着,刘艺菲就把保温毯裹在了他身上,心疼的扶着他往船舱里走去。

  “没事儿,不用扶。”

  李逸笑着说了句。

  但刘艺菲却依然扶着他,让他来到船舱里坐下后,帮他裹好了保温毯,又给他端了一碗热汤过来。

  几个摄影师已经把水下摄影机拿了过来,取出了内存卡。

  曾顺将内存卡接入笔记本电脑,查看着拍摄的素材,口中赞叹连连:“太棒了!这画面,绝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e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e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